close
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 舊舊的戲院,很適合看一部,叫九降風的片子。
70元可以看兩部的電影,說來話長的莫名其妙的原因我先看到了九降風的結局,一邊很悶一邊不明究理,為什麼最後我只記得廖敏雄的微笑和打破廁所的洞?電影1點50開演1點40分進場看到的卻是結尾?和春真隨性。我們賴以為信的網路時刻表─賣票的阿姨說,今天改了啊。好吧,一個悠閒的下午,看電影的悶雷午後,坐下來看。(…納尼亞傳奇和九降風,很高潮迭起的配對。)

        台灣的片子有一種不確定感,一點點缺陷,一點點不完美,可是這不就是台灣的特色嗎?街道一定要帶著一點點亂與違合感,總要不斷地補滿缺陷,太完美就是一種夢境了,因此我們很適應身旁的各種環境,就像個圓不斷找角來完美自己。”練習曲”是一部尋找自我的方式,缺陷在於想說的故事太多,好多個小品卻有點太分散主題;至於”最遙遠的距離“好像也一樣在找尋著什麼,可是找尋的過程有時太多盲點、太多摸索,我還是喜歡有著一個明確主題的故事,雖然有時候人生也茫茫然的。

        青春是一段怎麼樣也寫不完的故事,有時候他演到那些我們後悔沒有經歷的事物、懷念的熟悉的,層層疊疊像夾心酥一樣,我們一樣懦弱傷心,發抖的不要超出那個虛擬界線,才發現過去的自己那麼循規蹈矩給自己畫了個框,畫出的畫又不如蒙娜麗莎。我羨慕著他們騎著機車的背影,是否我沒有這樣的飆颺過,我只是騎著腳踏車,不解那種速度的囂張。

        游泳池裡的解放(似乎青春片都很喜愛用校園裡的泳池當故事,還記得藍色大門嗎?),撞球廳裡的昏暗燈光與B.B CALL的誤植,那綠色mini oligo也許就是傷痕的濫觴;熟悉的蘇慧倫海報還在牆上、張雨生的聲音還在電影裡浮沉,少年們抽著煙罵著三字經以為這樣就可以忘記一些教官無聊的訓話,以為跑到頂樓就可以躲避掉些什麼,一切都不會改變,我們總是這樣跟誰一起吃著便當,跟誰一起騎著摩托車四處瀟灑把妹,城隍廟、mtv,那是個沒有手機的時代啊,怎麼會離現在那麼近又那麼遙遠呢。
以為,什麼事都那麼輕輕淡淡的不以為意,直到…一切轟轟隆無法抑止的向前,撕裂。


才發現心裡的黑洞很久以前就破了。




        棒球場的熱情與鼓動,被謊言給劃破了一個很深的痕,友誼開始崩裂是什麼時候的事?只從那一刻開始的嗎?何時發現人類的人性的真實是懦弱?兄弟間的義氣換來的是一種人生,另一種人生,制服再也不能穿上了,顧義氣的被退學,另一個朋友拿著棒球棍衝到學校來,但其實他知道那個偷機車的他,跟自己一樣,也害怕面對,因此最終敲破了女廁的門,碎片在友誼間蔓開…究竟為了自己而背叛朋友是人性,還是講義氣的是正義?如果是我有勇氣面對犯罪事實勇敢承擔嗎?他的懦弱在我們看來不應該,但那是真正裸露的人性,雖然軟弱但並不殘酷,這部片讓我想起岩井俊二的”青春電幻物語”,光線和少年時代的暴力成為一種病態,九降風當然沒有把心刮的那麼深、那麼黑暗,但很相似。(如果喜歡這類電影的人我很推薦”青”劇,手法跟一般的岩井式電影不太相同,岩井一般的特色是燦爛的光線及有些不太重要的主線,但”青”卻是黑暗的少年心理暴力美學。)

        不過重點真的是這些嗎?我想這部片帶給我最大的感動是那些微乎其微的小細節,那種生活事物簡單到不曾掛心,但日後勾勒起回憶卻往往是那些...。那是一種專屬於那時代的生活樣貌,我想導演不只是為了紀念他自己那一段荒唐歲月,也要讓觀眾喚醒自己的,青春那種,藍藍淡淡,飛揚的時光。


新竹的風,涼涼的,帶點濕氣,風大的時候,朋友們還在身旁嗎?




(看完這部片,身邊的景物成為一首詩,變得特殊獨特,飆揚的髮絲隨著遠雷與紅綠燈咻咻的過了,我想我也應該學會那風吹經過身旁的本事。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prilhsu04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