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IMAG3719

 

 

IMAG3679

 

IMAG3698

活化廳的港式廣告,但商家配合不高,有些可惜。

 

   

(煙花香港)Mad2013年會之一-都市更新的隙縫。
 
這次因龍應台基金會的關係,參加了Mad-Make a difference年會。
Mad是香港文化中心的一個年度旗艦活動,主要參加者為18-30歲的年輕人,在三天的活動中會有不同的課程:知識、互動體驗,會有亞洲20國、
共1600人參與其中,你可以隨時認識新朋友,在聊天中激盪出新的思考和辯論。
 
而兩天的課程中,我選擇了幾個項目:
1.水滴論壇
2.香港油麻地活化廳參觀
3.黑夜城市追蹤
4.大休息-修復瑜珈
5.城市感知十誡
 
 
我主要參加的是關於都市更新的部分,因為先前在大稻埕的社區觀察都更,想看看香港的案例。
活化廳是香港油麻地的一個藝文場地,詳細資訊可參考活化廳官網:http://wooferten.blogspot.tw/,油麻地並不是像大稻埕一樣具有百年的文化歷史,而是香港比較早開發的地方,也因為這樣建築物比較老舊,跟印象中的中環、尖沙嘴等高樓林立的景況不同,但香港移民不斷湧入,必須要有更多的大樓才能容納人口,於是這個區塊成為了港府都市更新的對象,但過程中就如同士林王家案一樣,強拆並未考慮到底層居民的公共利益,只要有80%的人同意,剩下的20%居民就必須要同意搬遷,這是一種驅逐底層居民離開市中心的過程,因為之後蓋起的高樓他們住不起,只好搬到較遠的郊區。行程中我們見到一位王先生(對,王家常遇到強拆事件。)他透過普通話翻譯告訴我們他經歷過的官司,底層居民如何與政府相爭?沒錢沒勢,許多人在過程中放棄了,政府也會在傳媒上施壓,都市更新仍處於一個矛盾的狀況,不論哪裡都一樣。
 
想看到其他市民對於他們抗爭的看法:是支持他們與港府的反抗,抑或是覺得他們是建設的阻力?
 
在參觀油麻地的過程中與中國的Madees(Mad參加者)介紹王家案,他們十分有興趣,但每每跟中國朋友聊到都更(香港叫重建)或是公共議題,他們總是覺得在中國難以伸張或是討論,然後嘆氣說還是港台好,我感受到極權的強大壓力,也對於我們平常在台灣的生活有更深的體悟:我們所擁有的,其實是台灣民主制度下長期建立的過程,現在的自由多元,也許我們稀鬆平常,但其他城市國家卻是很冀求的,我在Mad看到中國或是香港對於民主的迫切渴望,他們亟需知道其他地方的經驗,但我們自己知道其實我們的狀況還不完備,還帶著一些缺陷,也因此我覺得也許他們把台灣想得太好,但是台灣已經是兩岸三地民主化成熟度最高的地方(這點在四城會議也可見端倪),在Mad也時常可見講者把台灣的例子掛在嘴邊,並如嚴長壽花東公益平台的成果在Mad開幕式時就受到大會和參與者很高度的重視,中港澳的朋友都希望將花東的經驗複製或是吸取經驗帶回他們的Ngo,"雖然不夠但已經走的很前面了"。
 
IMAG3736
 
在老房子上硬生出的新樓房。
 
IMAG3721
 
五顏六色的房屋。
 
IMAG3671  
 香港的特殊景象。 
 
IMAG3714  
介紹者告訴我們,柱子上的大字是拆除之後才發現寫在柱子上的,城市遺跡。
 
 
 IMAG3728
 
上圖的公園,可以在油麻地四處見到,原因是港府想進行城市綠化,於是便把老舊房屋拆掉建成公園,但公園四面楚歌都是房子,極度畸零,或是見到老樓房上建新房的奇特景象,香港朋友曾說過他來台時羨慕台灣的平房,看的見天際線,至少在進步之前還有些餘地,但在香港商業利益掛帥的社會中,文化保存被視為非必要選項,因為可以賺錢誰不做?所以後來不斷地看見都市"重建" 把舊有的更掉了、把新的帶來了,但那些從前就消失在城市的記憶中,好像沒發生過,政府也未有保存文化的舉動,這些現象讓香港的藝文工作者不勝唏噓。
 
我們走在油麻地市場裡,看著香港市井小民的生活,他們非常驚訝有一群人像旅行團跑來看這個看似落後的地方,聽到他們說:這女孩好靚的品頭論足團員,畢竟一般的旅行團都去尖沙嘴、銅鑼灣,不會來這裡。但是我反而覺得幸運,因為平常不是有機會可以看見香港人的日常生活,感受香港的生活方式,我們看到了一般觀光客不會見到的景象,最重要的還有在地人帶我們,去接觸最直接的事物。
 
ps在活化廳之後,我又參加了"黑夜城市追蹤",也是到香港的老區,所以這三天我沒有甚麼繁華的印象,看的東西和先前以觀光角度的方式不一樣,
沒有中環尖沙嘴像東區那樣的商業活動,卻很深刻。
 
 
IMAG3733
 
 
隨處可見的五金行。
 
 IMAG3737  
早市的攤販。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香港 Mad
    全站熱搜

    aprilhsu04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