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也許是已經是第三次來京都了,對於景點沒有特別一定要看什麼,
但覺得這幾年京都因為觀光客的到訪,變得有些陌生,好像不是以往那樣有個性的京都了。京都當地人們可能是被觀光客人潮惹毛了,開車變得特別快 特別衝動,摩托車也變多了。以往那樣的閑淡氛圍似乎有點被改變了,我們有點私心地希望京都還是原本幾千年來的樣子,但在2020奧運來臨之前京都也似乎需要準備好迎接更多更多的觀光客。
在網路上看到富有盛名的錺屋,抱持著可能訂不到的心態但竟然被我訂到了,可能是三月初京都都是淡季吧,我們訂了三晚,四人房日幣9500一晚,算是非常划算的價格;據朋友說另外一家新開的姊妹店月屋,差別在於有附早餐價格較高,但CP值好像還是錺屋勝出。
一進到錺屋就被他的日式大正浪漫風格吸引,原本在百年前是藥房的錺屋還保留著當時的招牌和接待處,庭院據說在夏天的時候可以在外面喝啤酒吹涼風,只可惜我們去的時候是冷冽的三月天,入夜之後還需要開著暖氣。在網路上搜尋到大家都喜愛錺屋的廚房,使用的器皿和碗盤十分有主人個人的風格,她不是太喜歡與人交際的那種,但眼神對上了也會回應你,這樣不太亦步亦趨的感覺正合我意。
接待處。
長廊與小庭院。
錯落有致的杯盤。
老式廚具,有烤箱和瓦斯爐,一開始以為是裝飾品,還要點火才能用。
小巧卻迷人的廚房。
衛浴是共用的,因為只有一間衛浴,使用時間不能太長,盥洗也是早上住客輪流使用。據說町家的房子特色就是非常冷,雖然都是日式傳統建築,但町家的住宅不像合掌屋的房子那麼耐寒,薄薄的牆壁總是有陣冷風刺進,好像在告訴你:我們就是這樣喔,要體會我們的生活,也需要忍受冰冷的牆和步行時的凍骨,這些也是町家的一部分。
衛浴共用,有兩人房及宿舍房房型
另有姊妹店月屋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